查看原文
其他

不选院士、不发论文,西北执教60年的他,到底有什么更重要的事业?

小德 德先生 2019-10-09

人工智能进入2.0时代,你还在原地等待?

点击图片立即上车!

他与复旦的周世勋、北大的曾谨言合称“中国量子力学三剑客”,物理研究如同呼吸一般贯穿了他的生命。他出生在气候宜人的江南,却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大西北坚守了60年,人称“西北胡杨”。


钱伯初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西北,献给了学生和量子力学,直到去世之前的最后一刻,他谈论的都是量子力学和上课的问题。他不是院士,也没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却被称为中国量子力学界最著名的老师之一。他,就是钱伯初。只不过,现在知道钱伯初这个名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成长在音乐世家的物理学者

钱伯初193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父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钱伯初没有子承父业,学习音乐,而是选择了物理学,没想到这一钻就是一辈子。


钱伯初的父亲,著名音乐家钱仁康

1950年,钱伯初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随全国院系调整进入北大,并在本科毕业后攻读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核物理专家杨立铭教授。


研究生毕业后,钱伯初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的兰州大学从事基础物理教学工作。当时全国开设量子物理课的学校屈指可数,为了培养更多的物理学人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钱伯初却甘愿到西部支教,足见他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和投身科学的热诚。


和一般的科研人员不同,钱伯初放弃了能给他带来更多名利的科研,一心钻到教学上,穷尽心智想把科研做好。做课题、发文章、选院士,这些对于一般科研工作者来说的重要工作,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在动荡的年代,钱伯初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即使是身处逆境也没有让他忘记对量子力学的思考,他说:“他们可以限制我的双手,但是不能限制我的头脑。”就在这个过程中,钱伯初对量子力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也为他今后的研究教学奠定了基础。


由于甘肃粮食危机,钱伯初返回上海老家,就在时局动乱之际,上海图书馆成为钱伯初生活中的一片净土。也就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博览上海图书馆关于物理方面的几乎所有书籍,物理水平迅速提高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为师一甲子

自从1956年从北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踏上讲台算起,钱伯初站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的讲台上,为本科生主讲《量子力学》等基础课程已逾50年,学生总数累计达4000多人。同时,钱伯初还作为客座教授,被聘请到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代课。


正如他在《我的教书生涯》一文中写道:“量子力学诞生至今,历经80年实践检验,基本原理也保持不变。但是,讲好一门课,靠照本宣科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有刻苦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许多教授,都领略过钱伯初在讲台上的风采。他的课堂,向来是要提前占座的,去迟了便只能站在过道里,甚至不少学生有逃课去听钱伯初讲课的经历。“讲课清晰、有条理、板书工整,经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这是听过钱伯初讲过课的学生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钱伯初看来,大学教育中“重科研、轻教育”的问题压抑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对科研人才和教学人才的不加区分,对学术论文的过分强调,都导致了基础教育在大学体系中的弱化。好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可好的老师、能给本科生思想启迪的老师却日渐凋零。


虽然同为大学老师,有的擅长教学,有的则埋首于科研。这两种人才都是大学校园里不可或缺的。钱伯初虽然不写论文,但他仍然拿到了教授的资格,可是现在的大学老师,如果没有论文发表、学术成就打底,想拿到教授资格几乎等于天方夜谭。更多的有志于大学教育第一线的人才止步于大学考核体系之前。


在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下,像钱伯初这样坚持50多年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的老师,在全国都屈指可数。


钱伯初将大半生的光阴都倾注在了讲台上。先后讲授过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高等数学等课程,而其中大部分课程则是扮演了“救火队员”的角色。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地处西北的兰州大学开始持续性的流失人才,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曾经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也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教师的流失意味着许多门课没人上,每逢一门课缺人,钱伯初就第一个顶上去。任教以来,钱伯初几乎讲授过所有的物理基础课程。


兰大就有学生说:“说起来这也是兰大的悲哀,偌大一个百年名校,基础课没人上,还要一个年逾七旬的老爷子顶上去”。


八十高龄的钱伯初仍然在给学生上课

钱伯初从来不觉得给本科生讲课是低水平工作,反而它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是一门艺术。他心系青年教师成长,尤其是在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和由他主讲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后,他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上,通过开放课堂提供观摩等方式,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无私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他有一句名言:“我经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让量子力学在我的手上老化。”无论做什么,钱伯初都会以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讲课更是如此。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责任,但同时它又是一种乐趣。


淡泊的人生态度

“不买车、不置房、不炒股、不上网”是钱伯初的人生信条。他说,这样自己就可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物理研究,也少了很多烦恼。“胸无大志、随遇而安”是他的自我评价。


钱伯初曾说,在年轻的时候自己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但从学生起,自己就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全力以赴,自己与自己相比做得更好,以这样的人生态度生活下去,我相信都会走得更好更愉快。钱伯初说,自己从来不做沽名钓誉的研究,他就喜欢一个人默默地钻研物理学。


在教学领域之外,他还积极参与足球、排球、门球、乒乓球运动,古稀之年时还获得了甘肃省老年乒乓球赛单打冠军;他的围棋、象棋水平也有口皆碑,是围棋业余六段位,曾任甘肃省围棋协会理事。


钱伯初参加体育比赛

2014年4月,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60年的钱伯初走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82岁的钱伯初似乎还沉浸在讲台上,嘴中含混地冒出“方程”、数据”这样的字眼。去世前的几天,钱伯初曾经的学生任继荣携全家去看他,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钱伯初谈起他的量子力学还是很健谈,拉着任继荣讲了2小时,直到任的小女儿饿得哭了才不得以作罢。


钱伯初走后,来吊唁的人惊讶地发现,一大家人竟蜗居在幽暗的斗室,屋内陈设极其简朴,除了被包围的各种书籍,别无长物。


有学生为他撰写了一副挽联:“量子普物六十载,棋案球台伴一生。”横批曰:“自得其乐”。



2018年

德先生已经陪您走过n多日夜


2019年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

给您带来最好的体验

▼▼▼▼▼

新的一年

您对德先生有什么意见与建议

欢迎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

我们将从参与者中抽取3位

送上精美奖品




推荐阅读


 点击购买《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